新时代赌场

图片

中福在线: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56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3- 09- 01 11: 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中福在线:
分享:

市政协社科、新闻出版、对外友好界别组:

你们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把握亚运契机,培育做大杭州体育经济的建议》收悉,感谢对杭州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中国福彩网、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高度重视,对提出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规划引领发挥优势,有序谋划体育产业经济发展

以亚运会为契机,市规划局牵头编制《杭州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9-2035)》,提出到2035年形成“一核两带四片”的体育产业布局,培育11个市级体育特色小镇,布点纳入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落实。

为促进杭州市体育产业全面发展,加快培育运动产业,中国福彩网编制《杭州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将依托特色优势,集聚资源,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两城(赛事之城、户外运动之城)四业(体育用品装备制造业、智能体育产业、体育服务业、体育旅游业)”六大业态,着力培育和优化现代体育产业体系,鼓励各区、县(市)立足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差异化体育项目和品牌,打造一批优质的体育发展平台;各区、县(市)之间注重联动发展,充分发挥互补效应,塑造政府主导有力、市场繁荣活跃、市民积极参与的产业新空间。

二、财税支持政策惠企,助力引导体育产业经济发展

市税务局贯彻落实财政部、税务总局及海关总署就有关税收政策发布的《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杭州2022年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公告2020年第18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杭州2022年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企业赞助有关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号)等文件,切实推进各项税费支持政策精准直达纳税人缴费人;积极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体育场馆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体育彩票的发行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体育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取得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优惠资格的体育相关社会组织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跨境提供文化体育服务免征增值税政策等。

市财政局落实体育产业发展项目经费预算,批准中国福彩网部门预算下达省扶持体育产业发展项目经费,用于体育产业示范、顶级职业联赛俱乐部、品牌体育赛事等奖励,支持和促进我市体育产业发展;安排体育赛事引导资金鼓励社会组织、俱乐部等承办各类体育比赛,建立完善政府补贴赛事活动等引导机制,形成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办赛形式。

三、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开辟体育产业经济新蓝海

市旅游局积极支持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与中国福彩网共同推动文旅体高质量融合,抢抓露营经济、研学经济等风潮,打造集山水休闲、体育运动、文化体验、精品民宿于一体的旅游产品。策划打造出全新亚运城市体验经典线路,推出一批亚运旅游体育专线、遴选一批亚运“文旅体”体验点。鼓励运动休闲企业打造富有引领性、新颖性的独特运动休闲项目,提升运动休闲品牌,并根据《杭州市现代服务业旅游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杭州市现代服务业旅游资金管理和使用实施细则》,给予相应补助,对被认定为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的单位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2022年新增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省级运动休闲基地1个,省级运动休闲乡镇2个,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1个、精品线路2条、优秀项目6个。3处露营地获评浙江省十佳户外露营基地。我市累计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省级运动休闲基地2个,国家、省级运动休闲乡镇10个,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9个、精品线路9条、优秀项目39个。

四、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切实推动体育产业提振

中国福彩网从需求侧入手,分析需求侧的消费动机和消费偏好,多措并举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供给侧繁荣发展。

1.依托赛事活动促进消费

一是积极申办承办国际重大赛事,争取顶级职业联赛俱乐部和赛事主场落户。近年来,杭州承办举办第14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第5届世界水上运动大会、CBA联赛赛会制比赛以及各项目亚运会测试赛等大中型以上体育赛事120余项,并且成功培育杭州马拉松、国际(杭州)毅行大会、杭州西湖赛艇挑战赛、钱塘江国际冲浪对抗赛等具有杭州特色的精品赛事。促进体育俱乐部主场化建设,目前,省内顶级职业联赛俱乐部除浙江稠州篮球俱乐部外均落户杭州。借助举办高等级体育赛事的契机展示城市魅力、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提高市民观赛消费和赛事周边消费,并为旅游、餐饮、住宿、商娱等业态引流,催生赛事经济。

二是培育品牌赛事,形成优质体育产业项目,以体育“赛事之城”建设服务全市促消费、稳经济、保增长大局。2022年我市国际(杭州)毅行大会、“舞动中国-排舞联赛”总决赛、长三角水上运动节等9个项目入选《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

三是鼓励群众性赛事,开展体育运动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充分激发全民健身热情。落实《杭州市亚运城市行动计划纲要》八大行动,构建“全民健身共享亚运”赛事活动体系,每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500场以上、各类公益培训1000场以上。积极发挥体育明星带动效应和运动达人示范作用,倡导每天健身一小时,创新健身活动形式,培育体育爱好者,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引导市民形成科学的体育消费习惯。

2.发展运动休闲促进消费

一是大力支持发展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棋牌、广场舞、健身跑、健步走、骑行、轮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丰富运动休闲生活,形成新的体育消费热点。

二是建设户外运动之城,为全域旅游提供消费场景。依托西湖、钱塘江、大运河等山水资源,重点发展水上运动、山地运动、极限运动、航空运动等特色户外运动,不断推进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优秀项目培育。打造“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沿江休闲运动发展带;结合“旅游西进”战略,依托“全市一小时半交通圈”,串联余杭区、临平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发展乡村体育旅游,打造南北户外运动休闲带,实现杭州市体育产业发展向南北腹地延伸的均衡布局。

三是培育运动休闲乡镇,打造体育特色旅游目的地。全市现有国家级运动休闲乡镇1个:淳安县石林镇石林港湾运动乡镇;省级运动休闲乡镇9个:桐庐县瑶琳镇瑶琳山地拓展运动乡镇、中国福彩网戴村镇戴村郊野运动乡镇、淳安县界首乡界首自行车运动乡镇、桐庐县合村乡合村漂·雪探险运动乡镇、建德市乾潭镇乾潭山水运动乡镇、淳安县姜家镇姜家山地探险运动乡镇、中国福彩网瓜沥镇瓜沥棒球运动乡镇、淳安县左口乡左口溯溪运动乡镇、临安市清凉峰镇清凉峰户外探索乡镇。

3.开展体育夜经济活动促进消费

我市连续三年开展体育夜经济活动,通过构建市民身边的体育体验场景促进消费。

一是优化夜间体育服务。引导重点健身服务企业延长夜间服务时间,鼓励企业推出夜间专场服务,加强夜场教练巡场指导,如舒适堡等龙头健身服务企业在部分网点延长营业时间,由22:00延长到24:00。

二是在小区、园区、学校、商场构建体育综合体验场景,在体育场馆、公园、广场、商业街区开展荧光夜跑、轮滑等特色突出、观赏性强的夜间群众体育活动,举办“体育夜市”、“夜间运动汇”等体育专场活动,创设市民身边的体育消费体验新场景,让市民能就近体验各类健身项目、接受健身指导、享受优惠促销、参与趣味比赛,实现体育消费和市民生活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夜间体育消费“打卡地”。

三是促进多元消费。鼓励体育企业主动融合购物、餐饮、旅游等业态,共同掘金“夜经济”,实现体育夜经济“始于体育,不止于体育”。去年6-9月举办了22场体育夜经济主题市集活动,累计52350人次参与,带动营业额957.3万元。

4.建设“环浙步道”促进消费

一是要抓好“环浙步道”建设,2022年我市建成“环浙步道”省级主线568.47公里,2023年将建成市级主线490公里,串联古道、绿道、水系和部分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推动体育产业由中心城市向全市范围辐射,形成更广范围的体育消费。

二是依托环浙步道开展赛事活动,办好“环浙·登顶11峰”杭州站活动,结合途经路段自然、历史和文化特色,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体育赛事活动,为途经地的旅游业引流促消费。

三是组织户外用品制造、销售企业,共同投身户外运动知识科普和指导,为户外运动提供更多保护,促进户外运动装备消费。

5.培育体育制造企业促进消费

一是培育重点企业。突出船艇、球拍等传统优势企业的发展,强化“中国球拍之乡”“中国赛艇之乡”“中国龙舟器材研发中心”“中国赛艇研发制造基地”等品牌效应。目前我市共培育省体育制造业示范企业5家。

二是培育“地瓜经济”。提高体育制造业水平,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吃透体育赛事规程、体育器材标准。如:富阳华鹰游艇有限公司与相关国际协会建立密切合作,在权威专家的指导下,公司产品远销海外,并连续被奥运会选为比赛用艇,企业订单已排到2025年。

三是培育智能体育制造企业。推动传统体育制造企业改造提升和转型升级,鼓励体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体育制造领域应用,鼓励体育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通过数据驱动实现体育产业全链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鼓励智能体育技术的发展,培育一批高科技与制造结合的综合性智能体育企业,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提供个性化的智能体育服务和产品,满足人们不同场景的体育消费升级需求。鼓励智能体育大赛、线上健身、数据分析、虚拟运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开发与供给,创设体育消费新场景,打造体育产业新增长点。

6.优化场馆经营促进消费。

一是推动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截至6月底,全市已有382家场馆(含45家亚运场馆)接入“亚运场馆在线”。平台浏览次数达1640万次,用户数130万,日均访问3.6万次,健身总人数1386万人,订单总数103万,涉及运动项目数40个。

二是研究亚运场馆赛后利用。鼓励综合性场馆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技术和数据优势,整合信息和资源,提高场馆服务和管理能力。借鉴国内外大型场馆服务和赛后有效管理经验,培育运动场馆管理人才。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健身休闲业,深入研究以场馆开放促进消费的方案。大力引进国家、洲际、国际赛事,发挥我市体育场馆、亚运项目、旅游、会展等优势资源,打造项目丰富、规模齐全、体验良好的国际知名“赛事之城”。

三是优化民营场馆经营。当前民营体育场馆经营面临一些困难,通过纾困扶助、评优扶持等举措引导民营场馆规范化经营。积极关注新兴互联网健身等新动态,引导民营场馆运用数字手段优化经营。推进体教融合、体育研学,引导民营场馆多元化经营。鼓励民营场馆拓展与不同业态的合作,提供体育延伸服务,如合作推出健身营养餐,合作组织滑雪、冲浪、潜水等需要专业体育技能的特色旅游等。

7.繁荣体育培训促进消费

一是以科学健身指导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满足居民的多元化体育消费需求为目标,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体育通识和运动技能培训课程,充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供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和健身指导,促进新的消费热点形成。

二是结合国家“双减”政策,以依法合规和满足市场需求为指引,引导青少年体育校外培训机构有序转型,从面向青少年的体育应试培训转向青少年身体素质提升培训和适用全年龄段的基础运动技能培训,开创消费新蓝海。

三是鼓励体育专业人士向公众提供线上教学,提升体育教育培训专业性和便捷性,提高消费热情;鼓励专业体育训练机构广泛组织体育训练教学研究,编写体育训练、培训教学大纲,组织教练员、体育教师开展体育项目专项技能和教学培训,全面提高体育培训师资水平,从而提升体育培训业服务水平,从根本上保证体育消费热情持续释放。

感谢市政协社科、新闻出版、对外友好界别组对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我局将与市各级各部门持续推进政策梳理,齐心共育杭州体育经济,共同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助力我市经济更好更稳发展。

联系人:陆岩(中福在线:产业发展处)

联系电话:0571-89583323